第一~第十一世
第一世的切聰仁波切的後半生是第二世嘉皇大師董楚甸巴的根本上師,後者禮贊其上師的聖智時,聲言切聰仁波切“獲證究竟樂空智,如盡二智得自在(如有智,盡所有智),頂禮索南依希尊。”他留下很多共與不共之儀軌,釋經論典等有益的著作。對於葛瑪蘇曼教派之傳承弘揚貢獻。更是無法以筆墨形容之。著名弟子包括索仁巴、多桑哇等12大覺悟者及甚多弟子。在他的茶毗大典後餘下無數的七彩舍利,顯示無上的成就叫人驚歎不已。
第二世的切聰仁波切名索郎扎巴,最初在蘇曼寺內學習基本的行持法,後來追隨大寶法王,得授顯密經論、大手印、那諾六法等酥勝解脫法門。他好學不倦,又從當時駐錫於蘇曼寺的住持也就是前世的弟子索仁巴、扎巴仁青等大德處,得傳勝樂耳傳及完整的蘇曼傳承法教,成為一代宗師,是遠近馳名的大學者兼精神成就者,傑出得弟子不計其數。弟二世的切聰仁波切念念不忘其根本上師,當他預感到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他不惜長途跋涉,走訪遠在崗布的第七世大寶法王,最終在崗布示寂。
第三世的切聰仁波切名桑杰依希,出生於東康。獲得其根本上師第七世大寶法王認定,並在蘇曼寺內舉行升座大典。年幼起依止眾多蘇曼及康區的善知識聞思顯密經論精進苦修正法,最終聖樂續部等一切顯密經論的教義如是通達,但他並不滿足。他遠赴祖普寺,追隨第八世的大寶法王米卻多杰與佐拉成哇嘉察仁波切等多位名師學法。他的成就非凡成為大寶法王的首座弟子,能親自峨噶扎旨、勝樂金剛等諸本尊,極受各上師的器重及贊歎。後來受大寶法王的委託及蘇曼眾弟子的再三要求之下,重返蘇曼寺後,他負起教育僧侶的重任,深受寺內僧侶們的敬重與愛戴。他的佛法事業廣大深遠,經常在各地轉法輪在西康佳杰、拉烏等地閉關並興建閉關中心,即為發展到今日的拉烏寺和佳杰寺。
第四世的切聰仁波切索朗南杰,為第八世的大寶法王米卻多杰所認可。他依止蘇曼諸仁波切及其他善知識,接受蘇曼傳承及其他顯密經論,後來他依止於大寶法王,接受了噶舉傳承的完整法義,又一次成為大寶法王傑出的弟子之一。回返蘇曼寺後,重任住持、廣傳佛法受益弟子無數。
第五世的切聰仁波切噶瑪蘇南久美,誕生於蘇曼寺附近的富貴之家。他最初依止嘉皇扎蘇貝馬羅卓仁波切、噶瑪滇珠仁波切和大成就者創巴仁波切接受蘇曼耳傳、那諾六法等聖法,後來他遊學西藏,成為著名的大學者。從幼年開始,切聰仁波切便常在不經意閒,自然的流露出驚人的神通力。他曾經在居所附近的大石上流下清晰的腳印,又有一次,當他過扎曲江時,竟腳踏木板划向彼岸,且在岸邊的岩石上嵌入深刻的足印,時至今日依然可見。
第五世的切聰大師創立了噶滇寺,並致力於佛法的弘揚,因此聲名遠播。他常親見許多本尊與護法,每回出寺都有龍天護法恭送迎接,此段情景皆被繪於噶滇寺的牆壁上。由於仁波切的修持精湛圓融,故而信眾人數不斷增加。不幸地,當時西藏教派的門戶歧見日深,一些心胸狹隘之徒便勾結權貴,陷害仁波切,並將仁波切押入獄中,可是獄卒甫將仁波切關進牢房時,馬上就見到他在外面曬太陽流下的汗隨即化為舍利。見此情景,原本陷害仁波切的人們及獄卒,逐佩服得五體投地,請求仁波切寬恕他們得無知,並拜仁波切為師,發誓從此不再破壞佛教。第五世的仁波切聰大師於五十二歲那年圓寂。即使在圓寂後,他人仍舊持續了為期五十三天的金剛喻定,其法體甚至縮小成一尺,並示現在半空中。荼毗大典後。留下無數象徵其身口意之舍利。
第六世的切聰仁波切名噶瑪仁僧蘇南嘉措,誕生於蘇曼澤拉,七兄弟中排行最長。仁波切自幼天資聰穎過人,從嘉皇仁波切、登嘉仁波切、創巴仁波切處得授顯密經論以及蘇曼耳傳。那諾六法等。又依止第六世泰錫度仁波切等眾多善知識,聞授大手印及其他殊勝顯密經典。因他那超群的智慧和無量累集的善根力,剎那圓滿通達了一切經論、成為萬法精通的導師。後來,地方上的紛爭與外來的侵略,迦舉派的寺院大受破壞,蘇曼寺也不例外。就在此極端艱苦的環境下,仁波切仍不斷地修持予有緣弟子轉輪法輪救度眾生。後來返回蘇曼寺時經過格榮一地,當時有一群小孩正在遊戲,仁波切用超能力的智慧一眼認出其中一個是蓮花生大師的事業化身偉大的伏藏師若巴多杰。他徵求孩子雙親的同意後,把孩子帶回蘇曼寺去。途中經過格曲江,河水高漲,水流猛急,隨行人員都是騎馬過河,年僅七歲的若巴多杰卻在仁波切的堅持下,徒步過河。小孩害怕,裹足不前。仁波切在旁連連催促,後來竟然動手把小孩推下去。同行的僧侶百思不解時,孩子卻從河的對岸出現,手中握著一件黑色的東西。氣沖沖的把東西向仁波切那兒拋去。原來此物非同小可,它是伏藏寶匣,當中收藏著珍貴的提示,在切聰仁波切的指示下從岩石與黑湖取出許多不可思議的伏藏品,如金剛手降魔續部忿怒蓮師修法及儀軌,文武本尊之儀軌等經論。另外,蓮師的法衣及法器、佛像、甘露、如意寶等聖物。它的教法廣傳藏區、受益及成就的弟子無數。切聰仁波切所抉擇制定的伏藏法,不但是蘇曼派系的主修法門而且是許多當金噶舉和薩迦、寧瑪派寺廟的主修。這正驗證了蓮花生大師在金剛手降魔法中的預言“在未來世界裡,此伏藏品的鄰近大成就者夏圭日巴的轉世名仁增蘇南嘉措,將鑑定此伏藏品,他的智慧功德深不可測,他的加持力十分巧妙;凡是曾聽聞或親近他的眾生,都種下了投生淨土世界的良好因緣。”仁增蘇南嘉措的智慧超群,成就非凡,人們視他儼如佛陀,因在多次傳法時泰錫度仁波切、創巴仁波切等親見文殊之相所以名其為瓊滾,稱其為文殊。雖然切聰仁波切有蘇曼南嘉孜寺、噶滇寺、德孜緹寺及其他拉烏、佳杰的閉關中心等駐錫地但從第六世開始主要的駐錫地為蘇曼德孜緹寺。在他英明的領導下,寺內法務昌隆,成為康區的佛學重鎮。由於仁波切的精神成就已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原來的師徒關係也因此起了變化。從前他曾在其足下求法、尊稱為上師的泰錫度仁波切、嘉皇仁波切創巴仁波切等,都拜他為師。當時在藏區他的弟子無所不在,他的聲明無人不知,真是佛陀再現。當仁波切六十二歲高齡那年,在泰錫度仁波切請求下展開了為期十天長的勝樂金剛大法會。切聰仁波切仍然能夠帶領寺內曾眾,身輕如燕的跳起勝樂本尊舞。六十五歲時,仁波切略示病態,但在泰錫度、嘉皇與創巴各活佛請求切聰仁波切長住於世轉法輪。仁波切遂答應數年住世後即康復。六十七歲時,在廣大的信眾懇請下,再次帶頭跳起勝樂金剛舞。此舞源自帝洛巴祖師,長久以來,一直是蘇曼寺的獨家傳統。七十歲圓寂時,身姿毗盧七法,無漏之意,融入法界。泰錫度仁波切、嘉皇仁波切與創巴仁波切等弟子為其法體茶毗,放出無量之光,誦經之聲等殊勝端相。茶毗後舍利子充滿寺院內外表示圓滿之果相。
至於第七世、八世的、九世的、十世因文獻失傳,尤待考據。
第十一世的切聰仁波切名噶碼滇津乘列袞恰,是第十世的蘇曼創巴仁波切的堂弟。他的轉世由第二世的姜貢康楚仁波切所鑒定。他跟隨姜貢康楚仁波切、第十六世大寶法王、頂果欽哲仁波切、堪布剛夏、創巴仁波切等上師接受勝樂金剛,大手印、大圓滿、中觀等顯密經輪並勤修多年後示現了種種成就的標誌。可惜這一世切聰仁波切,後來在共產黨的迫害下,圓寂於獄中。